旺山文旅风情小镇
2018-09-13 15:12:34旺山碧螺春
每到新茶上市
大家的目光多盯着东西山
其实近邻旺山也产碧螺春
比较而言
小编觉得:好茶是能品出来的
只要坚持品质优先
旺山茶自然不乏知音
品种与技术 与东西山一脉相承
+
旺山的茶树,真真正正是东山传统小叶种茶树的血统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当时吴县的很多茶场都还处在集体经营时代,旺山开始从东山引种茶树。除了买回上好的茶籽,还特地从东山请了师傅来,手把手教旺山人,如何种茶,如何打理茶园,最后如何采茶、炒茶。可以说,旺山的茶叶,从品种到技术,都是脱胎于东山。
炒茶是个技术活,如今炒茶老师傅炒茶技术一流。和东西山一样,旺山茶场也坚持传统手工炒制,青叶采下后,先经过挑选,然后分成两斤半左右的一份一份,最后进锅开炒。
采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
手工炒茶不仅是一种艺术,更是一种学问。杀青、炒揉、搓团、培干,这些工序要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。炒制茶叶时,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个不同的温度。
灶前炒茶师傅不停地杀青揉捻搓团,一边指挥着灶后的火工加火减火。火力要大还是要小,全凭老师傅多年来的经验。
拼的是品质 好茶叶自会有知音
+
东山的碧螺春,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便是茶果间作。最初是在杨梅、枇杷等果树下,见缝插针,东一棵西一棵,极少有规整成片种植的。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橘、枇杷、白果、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,陶冶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。
苏州钱家坞
旺山稍稍做了点“改良”。茶园主要栽种在钱家坞和叆叇岭,因为山坞里气温偏低,同时出于方便打理考虑,旺山茶园和果园是片与片间作,而不是棵与棵间作,这样能让茶树晒到更多阳光。另外旺山果树以银杏为主,银杏是落叶树,在早春时分叶片很少,这也能让茶树多晒太阳,以此来提早茶叶的开采期。
另外,旺山从2007年开始从安吉引种白茶,很大原因便是考虑到白茶开采期比碧螺春要早上三四天,能够弥补一下旺山碧螺春开采晚的劣势。一方面严格把关品质,另一方面根据本土特色进行一些改良,旺山茶叶的粉丝,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。
旺山碧螺春 品茶赏景两不误
+
旺山现有茶园数百亩,分别分布在钱家坞、九龙潭、叆叇岭以及上坡坡地上。出产碧螺春、白茶和炒青等。
白茶
旺山是国家5A级景区,如何借势旅游发展,来拉长旺山茶叶产业链,壮大这个产业,也成为旺山要动脑筋的地方。在纯农业向观光休闲农业转变中,旺山茶场也做了大胆的尝试。几年之前,旺山就将叆叇岭成片茶园,策划包装成茶博园,里面做了相应的改造,以方便游人参观。因为这种连片茶园的风光在苏州也不多,拍婚纱照特别好看,如今茶博园已经成为苏州小有名气的外景地。
种茶区域,还新建了临水茶楼,每年这个时候,都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品茗赏景; 当地著名的农家乐,也会适时推出碧螺虾仁等特色菜。可以说,如今茶园已经成为旺山景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。
碧螺虾仁
千亩茶园
从旺山村口前行,不足十分钟,即可遥见叆叇岭。苍竹叠泉,流水潺潺,清风拂面,选一处高地,看千亩生态茶园里郁郁葱葱,一片青绿连绵不绝。
环视叆叇岭。几百亩茶博园内,四季云雾缭绕,暖冬凉夏,给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,不愧是碧螺春的故乡。这儿作为苏州地区特有的生态农业示范区,同样出产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碧螺春茶叶。从春分开采,至谷雨结束,娇贵的叆叇岭碧螺春茶,不可多得。
不难看出,茶树结合的种植方式,使叆叇岭生产的茶叶成了真正的绿色原生态农产品。况且,这里的碧螺春一年只采一季,味道地道更不必说,价格也自是不菲的了。
叆叇岭旁的茶楼,依山面水,是品茶者最爱的好去处。沿石径而上,依栏凭望,可见竹林茂密,清澈的葫芦池水轻荡涟漪。呼吸着远离闹市的新鲜空气,领略深山茂林世外桃源的神韵。于此细细品茶,欣赏着茶园漫坡的美丽景色,心旷神怡,再美妙不过。
茶博园内,采茶的旺山村民很热衷于述说历代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。叆叇岭行不多远便有一处小景点,几乎每一处都有着令人神往的传说。
听传奇故事
品碧绿春茶
俨然成了春天里叆叇岭的又一美景
3月8日
旺山景区~女神权益大放送!
1.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,凡3月8日来景区游玩的女性游客均可享受5折的优惠,陪同男士均可享受8折优惠。
2.3月8日生日的女性游客,节日当天更可凭身份证免费游玩景区。
图文部分整理来自网络感谢支持哦~
旺山文旅
风情小镇